小琉球浮潛、半潛艇玻璃船和機車環島
台灣唯一的珊瑚島、唯一無東北季風之觀光勝地 ~ 小琉球
位於東港鎮西南海面約八浬,高雄市南南西方約十八浬之海上,孤懸海中狀似一隻飄浮於台灣海峽之鞋子,為台灣本島附近十四屬島中唯一珊瑚礁島嶼。
杉福生態廊道潮間帶
自從民國101年開始小琉球為了維護潮間帶的生態資源,現在每次都有人數總量的管控,每次最多只能300人進入。
潮間帶生態
探索拉美號半潛艇玻璃船
小琉球探索拉美半潛艇航行海底實景
特別精心設計打造傾斜玻璃視窗的海底觀光玻璃半潛艇讓遊客可以滴水不沾,只須俯視玻璃窗就可一覽海底風情,坐在船上盡情享受綺麗璀璨海底風光,遨遊小琉球海底美不勝收的珊瑚礁。
晚餐芭比Q - 極香燒烤吃到飽
夜遊
中澳沙灘
建議應穿鞋或沙灘拖鞋腳底才不會痛,因為他不是一般的細砂。
在琉球嶼東側由龍蝦洞至白沙新港間的沙灘為「中澳沙灘」,也是琉球嶼上的主要沙灘之一。其主要是由珊瑚礁碎屑、有孔蟲與貝殼碎屑所組成的海積地形。除了適合海濱遊憩活動之外,中澳沙灘也可以進行潮間帶生物觀察與夜間的觀景活動。
泳裝浮潛系列
浮潛
前往小琉球著名的地標花瓶岩,準備展開一場海中探險,潛入海底近距離欣賞魚群從你身邊游過、五彩斑斕的珊瑚等,如果幸運的話,還能和小琉球特有的綠蠵龜來場海中邂逅。
花瓶石
花瓶石為小琉球島上最著名的景點,其形成原因是原本的海岸珊瑚礁被地殼隆起作用所抬升,然後頸部受到長期的海水侵蝕作用,因此形成上粗下細,類似花瓶的特殊造型,加上岩頂上長滿了臭娘子以及盒果籐等植物,如同插著花草的花瓶,因此便取名為「花瓶石」。
本景點由於鄰近小琉球主要的出入港口-白沙港,因此常成為第一個旅客造訪的琉球嶼景點,在花瓶石周圍,還可以看見目前正在海水面下新形成的珊瑚裙礁,也是琉球嶼還正受到地殼隆起作用的證據之一。
遊客中心
美人洞(美人洞、山豬溝和烏鬼洞此三個景點需要門票,共100元)
風景區斷續相連約二十餘洞,天造人塑、各有特色,重要景點包括:(一)曲徑探幽;(二)天外天;(三)蝙蝠洞;(四)情人坪;(五)仙人洞;(六)仙人泉;(七)怡然園;(八)迷人陣;(九)一線天;(十)榕岩谷;(十一)寧靜谷;(十二)望海亭;(十三)美人洞等。
望海亭
在望海亭西側海岸有一個海階,原本是在海岸邊的海蝕平台,因為陸地持續受到抬升作用而隆起,形成頂面平坦而邊坡陡直的海階地形,配合測量海階高度與珊瑚礁的碳十四定年可以估算琉球嶼地殼隆起的速率。
山豬溝
位於杉板澳口左上端,與烏鬼洞銜接相通,溝為斷崖所形成,怪石嵯峨,起伏交錯,形勢頗為峻險。崖深數丈,曲徑通幽,迂迴四百公尺,谷內遍佈荊棘苔藤,花草叢生,仍然保持原始風味。
蛤板灣(威尼斯海灘)
琉球嶼沿海主要是侵蝕性的珊瑚礁岩岸,只有幾個屬於堆積地形的沙岸,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西部蛤板至烏鬼洞一帶的蛤板沙灘。蛤板沙灘屬於貝殼沙沙灘,約有一百公尺長,人們可以在此親近大海,進行浮潛、游泳、玩水等遊憩活動。
此外,因為蛤板沙灘面對西方的海洋,所以在傍晚的時候遊客可以在此欣賞海面上的日落美景。
溫馨的提醒您:此處有離岸流,戲水須注意安全喔!
烏鬼洞
小琉球島上珊瑚多屬石灰岩,因此洞穴地形遍佈,最著名者為地處小琉球嶼西南方,天福村海岸的烏鬼洞。
據傳清時洞中之石桌、石椅、石床、石碗等器皿,尚俱全,銀器、珠寶等亦時有發現,可惜於今洞口塌陷已不能進入。民國六十四年琉球鄉公所以公共造產方式開發為風景區。
落日亭
位於琉球嶼西側,面臨壯麗的台灣海峽,是島上觀賞落日的好去處。
在落日時分,火紅的太陽緩緩地落入海面下煞是好看。除了落日的短暫景觀之外,在落日亭附近的海岸屬於珊瑚礁海岸,可以欣賞到隆起珊瑚礁與美麗的海岸,也是除了落日以外的另一個景觀。
紅蕃石
位於厚石一帶,為一顆珊瑚礁岩,遠望有如印地安人頭。在早晨日出時,與鄰近岩石背光景象,宛如戀人相望,十分浪漫。
白燈塔
琉球嶼現有燈塔兩座,一座位於白沙尾港口,當船近臨該嶼和進港時,多以此塔為主要目標;另一座位於琉球嶼東南尖山之頂,為國際性之燈塔,高度自基座至塔頂一十公尺,水平面至塔頂有八十八公尺之高,為第四等閃光(每二秒二一,閃光一次),其光度射程可達二十浬之遠,亮如白晝,日夜自行閃光。該塔與鵝鑾鼻燈塔同具有指引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往還船隻之功能。
秘境 - 百年老榕樹
厚石群礁
主要分布於琉球嶼東南沿海一帶,大約是大寮港與海子口之間。沿岸是綿延不絕的珊瑚裙礁,在裙礁內則是大片平坦的海蝕平台,受到海水的侵蝕作用,全區海蝕平台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怪石嶙峋,與其他景點的景觀截然不同。
環島系列